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

2017-07-17 15:07:25 智飞阿金

玉米苗期的主要病虫害有二代粘虫、蓟马、玉米苗枯病、玉米粗缩病等,防治不及时常会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。因此,麦收以后,要及时对玉米病虫害进行查治,确保玉米苗全苗壮。

1、玉米蓟马

20130318171919609.jpg

玉米蓟马是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虫之一。该虫个体较小,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玉米心叶内锉吸汁液为害。玉米苗期受害后,叶片出现白色小斑点,使叶片呈苍白色,为害严重时,玉米心叶扭曲在一起,不能正常长出心叶,茎基部变粗分叉,甚至造成幼苗死亡,对玉米苗全、苗壮影响极大,严重地块导致毁种。套作玉米在小麦收获以后,应及时的进行查治,以免造成损失。防治指标:蓟马被害株率10%。 防治方法:5%蚜虱净乳油2500倍液或10%高效氯氰菊酯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在玉米出苗后及早喷施一遍杀虫剂是最经济、最有效的办法,用药时要注意药剂应喷进玉米心叶内,可选用40%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、40%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、10 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,防效均在85%以上,均匀喷雾,用药的同时可加入六高二氢钾等营养调节型增产剂,以促进壮苗。60%吡虫啉悬浮种衣剂、35%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拌种,防效可达 90%以上。

2、二代粘虫

二代粘虫.jpg

二代粘虫是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虫,以幼虫取食玉米叶片为害,将玉米叶片咬成缺刻,发生严重时玉米叶片可被吃光。防治粘虫应掌握在幼虫3龄以前,防治时期在6月下旬末~7月上旬。防治指标:百株玉米有虫15头。防治方法:10%高效氯氰菊酯乳剂2000倍液、50%辛氰乳油2500倍液喷雾,可同时兼治蓟马、蚜虫。

3、玉米苗枯病

枯苗病.jpg

玉米苗枯病是近几年玉米苗期发生的一种新病害,一般发病地块发病株率10%~20%,严重的可达60%以上,严重影响玉米生产的发展。

玉米苗枯病是由弱寄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,发生于玉米的幼苗期,主要为害玉米的初生根和地中茎,感病幼苗初生根、地中茎的部分或根尖部分出现褐色病变,使整个根系发育不良,。后期初生根变黑褐色坏死,在基部形成水渍状坏死环,易断裂,无次生根或很少次生根。地上部叶片发黄,边缘呈焦枯状,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干枯,发病较早为害严重的因无次生根而形成死苗,已有次生根的成为弱苗,受害苗易拔起。

玉米苗枯病发生与气候、土壤状况和栽培管理有较大影响,在玉米苗期降水多、湿度大的情况下易发生,大雨后土壤板结,通透性差,供氧不足,极易引起苗枯病的发生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,偏施无机化肥,氮、磷、钾、微量元素失衡,都易造成玉米苗枯病的发生。

防治措施:苗期玉米苗枯病的防治主要应采取农业防治,加强苗期管理,促苗早发,提高抵抗能力。遇雨或浇水后要及时划锄、中耕,打破土壤板结,增强土壤通透性,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生存的条件,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,减少病害发生。

4、玉米粗缩病

粗矮病_副本.jpg

玉米粗缩病是由由灰飞虱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。玉米出苗到三叶期是主要感病期。感病植株初期症状表现不明显,拔节期开始,症状逐步明显,主要表现为茎基部变粗,节间缩短,植株明显变矮,叶片浓绿,似君子兰状。早期感病严重的玉米,株高仅20~30㎝左右,中期死亡,中后期感病的玉米,株高呈不同程度的变矮,一般不结实或穗很小,对产量影响很大。

玉米粗缩病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,配合化学防治。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是在播种前彻底清除田间、地头,地堰、水渠、沟边的杂草,使灰飞虱无栖息环境。化学防治以播种期防治为主,辅以三叶期以前喷药防治。玉米拔节开始后,粗缩病症状明显时,及时拔除病株,以利其它植株生长。


0312-4173351

周一至周日 9:00-18:00

在线留言
电话咨询
产品展示
服务板块
用微信扫描